2025年10月16日下午,经济学系“国际讲堂”第二讲暨“基地学术课堂”第一百七十六场在西北大学长安校区6108教室成功举行。本次讲座特邀法国巴黎西岱大学荣誉教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制度经济学领域的著名学者贝尔纳·沙旺斯(Bernard Chavance)担任主讲,主题为“法国调节学派的演进与发展(The Evolution of the French Régulation Theory)”。讲座由王聪副教授主持,马兴茂老师担任现场翻译,经济学系2023级经济学基地班学生参加了此次活动。
沙旺斯教授在回顾法国调节学派思想渊源的基础上,为在场师生系统梳理了该经济学流派的核心分析框架、动态演进与其当代价值。法国调节学派融合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后凯恩斯主义增长理论和法国“年鉴学派”等的思想,形成了独特的宏观历史分析方法;强调资本主义形态的多样性与历史特定性,其动态演化主要由“积累体制”(accumulation regime)与“调节模式”(mode of regulations)所驱动;调节学派的五大制度形式——货币约束形式、工资-劳动关系、竞争形态、国际融入方式与国家形态等构成了其分析的核心。
在系统阐述过程中,沙旺斯教授重点介绍了调节学派代表人物阿格列塔(Michel Aglietta)与博耶(Robert Boyer)的核心思想,并阐述了作为系统性稳定过程“调节”与政府自上而下“管制”两个概念的区别;进一步指出资本主义经济的稳定增长依赖于社会制度之间的协调与反馈机制,用以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在不同历史阶段与国别背景下的动态运行与危机形态。
讲座中,沙旺斯教授还以中国经济发展为例,探讨了调节理论在分析中国经济转型、房地产金融化、产能过剩以及中美经济竞争等现实问题上的应用潜力,为理解中国经济发展的独特模式与挑战提供了新颖的理论视角。
在提问交流环节,同学们围绕“结构性危机”“中国的高质量发展转型”等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沙旺斯教授对问题进行了耐心而富有启发性的回答,现场气氛热烈,学术思维的碰撞引发了师生的积极思考。
最后,王聪副教授对本次讲座进行了总结。她指出,沙旺斯教授的讲座不仅系统梳理了法国调节理论的知识谱系,更展示了其作为分析方法对于理解中国乃至全球资本主义演变的重要价值。她鼓励同学们积极吸收借鉴国际前沿的经济学理论工具,并将其创造性地运用于对中国现实经济问题的独立研究与思考之中。本次讲座在热烈的学术氛围中圆满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