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经济增长质量论坛第14期在长安校区经济增长质量研究中心举行。西北大学2012级西方经济学专业博士研究生豆建春应邀作题为《技术创新、人口增长和中国历史上的经济增长》的学术报告。西北大学经济增长质量研究团队的教师、博硕士和本科生二十余人参加了本次讨论。
豆建春以中国历史发展的视角,通过对中西方在经济增长和技术创新方面的比较,利用动态最优化的分析方法,将技术创新区分为效率性技术进步和产品创新,采用一个包含产品种类的内生生育率动态模型,从技术创新与人口增长的角度对“古代中国自宋以来出现明显的技术进步但无显著经济增长”的现象进行讨论。结果表明:只要孩子是一种“正常商品”,生育率的变化就与效率型技术进步正相关,而与产品创新负相关。如果经济中出现了相对较快的产品创新,人均收入增长率最终将收敛于劳均产出增长率水平。如果技术创新更多地表现为效率型技术进步,人均收入增长率将下降到一个低于劳均产出增长率的水平。自宋代开始的农业技术进步和明清时期早期工业的发展都以生产率的提高为主要特征。这种技术进步倾向于提高人口增长率,从而削弱了技术进步的增长效应。这正是造成中国历史上特殊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
参与讨论的老师与同学围绕着模型的假设前提和基于利他主义的逻辑框架,分别从技术进步的分类、“孩子”的消费属性、家庭生育决策的影响因素以及研究结论的现实意义等视角对文章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并提出建设性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