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上午,西北大学“侯外庐学术讲座”第二十六讲、关中大讲堂系列讲座之十三暨经济管理学院第七届研究生学术月活动专家学术报告之六于在金海恒业报告厅举行。我校杰出校友、著名经济学家张曙光教授应邀做了题为《当前宏观经济运行和政策分析》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副院长惠宁教授主持,我院部分教师、博硕士研究生以及本科生300余人聆听了报告。
在正式报告开始前,张曙光教授对出席活动的经管院师生说,此次回到母院觉得很高兴,听到熟悉的乡音感到非常亲切,并非常愿意和母院的师生就自己的研究成果进行交流。在报告中,他以2013年国家前三季度经济增长的数据为例,用浅显易懂的语言从政府刺激等方面分析了当前中国经济稳中向好的局面。并以此为出发点,讲述了投资依赖与产能过剩、扩大对外投资以促进贸易和经济转型、上海自贸区的前景与挑战、国有企业的改革等中国经济面临的问题。首先,张教授从GDP考核制度和财政体制两方面分析了产能过剩产生的原因,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其次,针对目前中国货物贸易顺差被服务贸易逆差所吞噬的局面,提出了以出口信贷为主要方式促进对外贸易增长和转型的贸易改革措施;再次,从国内和国外两个方面分析了上海自由贸易区成立的必要性及其在新的WTO规则下所面临的一系列挑战;最后,张教授以铁道部改革为例探讨了国有企业改革的路径,提出了明确产权和经营责任的基本观点。在讲座接近尾声的时候,张教授详细回答了现场老师和同学们所提出的问题。
报告最后,惠宁副院长对张教授的报告做了总结并与大家分享了自己从报告中所获得的启示。
张曙光教授,男,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天则经济研究学术委员会主席。出生于1939年9月8日。主要研究领域为宏观经济学、制度经济学。1963年从西北大学经济系毕业后到中国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读研究生。1966年,硕士研究生毕业后留中国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做研究工作;1979年,被评定为助理研究员;1983-1984年,借调至国务院经济研究中心工作;1985年,晋升为副研究员;1988年,破格晋升为研究员;1993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聘为博士研究生导师。曾四次获孙冶方经济科学论文奖和著作奖,一次获国家科技进步软科学一等奖,两次获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1999年后,在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工作。代表性著名有:《公有制宏观经济理论大纲》(合作,副主笔,1990,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经济结构与经济效果》(1982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个人权利和国家权力》(1996年,四川文艺出版社)、《张曙光经济学书评集》(1996年,中国经济出版社)、《中国经济学和经济学家》(1999年,四川人民出版社)、《制度、主体、行为——传统社会主义经济学反思》(1999,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