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下午,经管院经济类教师学术沙龙2015年第11期在经管学院科研成果展室举行,经济类青年教师近30人参加了本次讨论,本次讨论开始,何爱平教授就21世纪资本论的历次讨论做了总结性发言,充分肯定了学术沙龙对促进教师们相互交流学术问题、碰撞思想火花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吴丰华博士针对《21世纪资本论》的第七章“不平等与集中度初步关联”为题,就该章在全书中的地位与作用、主要内容与各节节点以及个人体会展开了讨论。首先,第七章作为本书第三部分的开篇,着重介绍了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以及各发达国家紧随其后出台的公共政策,在20世纪降低不平等方面发挥的核心作用,20世纪70、80年代不平等的加剧、分析长期内财富继承与劳动收入相对重要性的演变以及预测全球财富分配在未来几十年会如何发展。本书作者皮凯蒂在文中着重强调了以往基尼系数等指标在分析不平等方面的缺陷性,提出用分配表这种较为新颖和合理的表达形式。研究发现,较劳动收入不平等,资本收入不平等在导致发达国家个人收入差距中的作用更为巨大。
康蓉副教授在第八章“两个世界”的学习中,重点学习了自19世纪以来,不平等的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原因何在等问题。本章以法国和美国为例,通过在1910—2010年,100年的超长周期里两国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所呈现的不平等现状,研究发现从20世纪初至今,美国的不平等程度变得明显高于法国以及欧洲整体,尽管在这一时期的初始阶段美国比法国更为平等。其中金融行业超高薪水的兴起引起了美国近年不平等的兴起。
两位主讲人讲解之后,孔军副教授、欧阳葵副教授等青年教师就相关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