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提高学生学术素养、促进青年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我院先后组织了4场青年教师学术月专场讲座。分别邀请了郭晗博士、焦晶博士、李娟伟博士及刘瑞明副教授为我院研究生做报告。
10月14日研究生学术月讲座第一讲在长安校区1210教室举行。郭晗博士应邀做题为《文献收集、论文写作与投稿》的报告,郭晗博士从文献收集与整理、常用数据库、论文写作范式、论文修改与投稿注意事项等方面与同学们进行分享交流。他指出,读精品文献才能获得新思想、新方法,同时,研读文献也要有统一的主题,建立不同内容之间的桥梁,并及时记录文章观点和自己的想法。
10月21日研究生学术月讲座第三讲在长安校区1105教室举行。焦晶博士应邀做题为《考虑消费者行为的微观经济学的模型概述》的报告。在报告中,焦晶博士对加入消费者主体的微观经济学模型的原理和应用做了详细的介绍,从消费者的选择等角度讲解了在预算约束下消费者效用的最大化,并基于微观经济模型给大家展示了消费者行为在模型中的具体变化。在讲解中,焦晶博士还以生活为载体引入大量具体事例,介绍深入浅出,使同学们对这一理论有了较为直观的了解。
10月26日研究生学术月讲座第五讲在长安校区1309教室举行。李娟伟博士应邀做题为《经济学的写作方法》的报告,他从选题来源问题、研究方法、写作思路、写作重点与难点和写作态度五方面来展开自己的观点,和学生进行了交流。
10月28日研究生学术月讲座第六讲在长安校区1210教室举行。刘瑞明副教授应邀做题为《困扰我们已久的论文写作:一些经验和教训》的报告。刘瑞明副教授首先讲了为什么要做论文,他指出,要理清现在所处的位置,认清做论文的三个层次。接下来他给大家详细讲解了现代论文的写作格式以及具体论文选题的方式、阅读文献的方法和建模的步骤。他还大量加入自己写作和审稿相关经历,使整个论坛生动而富有吸引力。
研究生学术月系列讲座,不仅使得研究生对于经济学论文写作有了全面的认识,还帮助他们树立了正确的学术价值观。同时,通过与青年教师的交流,研究生学习和生活中的一些困惑也得到了解答。学院今后还将通过多种形式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以推动学生学术科研水平的提升。



